歡迎訂閱 有錢人這麼想 新聞推播。

請點選「訂閱」後,再點擊「允許」即可完成網頁新聞推播訂閱!

分享

最好的家庭教育在餐桌上!爸爸用3頓飯,告訴兒子「3個道理」,一生的教養都在裡面,太高明了

 我們每天不計任何代價的為孩子付出,孩子反而越來越予取予求,對我們的愛視若無睹,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的愛,又一味索取?現在的中國式家庭就是這樣:你把孩子養大,孩子卻從未感恩過,把最好的給孩子,孩子卻把最壞的留給你。

這就是中國教育的結果,是孩子要從小教育,不要老把孩子還小掛嘴上

現在的年輕人,大多只生一個獨生子女,備受寵愛,而父母也把孩子放在高於一切的地位,替孩子處理好所有事情,處理各種困難。

舉例來說:

●吃飯時幫孩子把碗筷準備好,盛好飯

●孩子寫作業時在一旁,盯著寫錯的習題

●睡覺前在孩子身邊檢查書包


●而孩子在身邊時,你卻回他:「你把書唸好就好」

當孩子習慣了單方面地索取,覺得一切都可以有人做好,不懂得珍惜,就容易養出高人一等優越感的孩子。越是把孩子當作生活重心,無條件為孩子付出,越容易導致孩子產生「理所應當」的觀念,這樣的孩子,往往越不懂得感恩。
 
而爸爸在孩子生命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兒子,有父親陪伴和教育的兒子,總是能夠成長得更加優秀!爸爸看待問題的長遠性和高度,給予孩子的引導和教育,真的是里程碑式的,有時候父親的教育,比起母親的教育,也更加深刻和直接,比如一位父親用一碗面的哲學,教會了孩子一生的教養和品質,真的太高明了。

爸爸的三頓飯,告訴兒子三個道理
一位父親做了兩碗荷包蛋麵條,一碗上面有雞蛋,一碗上面沒有雞蛋,端上來后,兒子本能地拿起有雞蛋的麵條。

爸爸說:「兒子讓給我吧,也學學孔融讓梨,你都十歲了」。

結果兒子說:「不讓」!


爸爸又問了一遍,兒子還是堅決不讓,還在雞蛋上咬了一口,宣示歸屬權,爸爸無奈只好吃了那碗上面沒有雞蛋的麵條,結果,這碗麵條下面藏著兩個雞蛋,兒子看得清清楚楚。爸爸告訴兒子,你要記住,總想佔便宜的人,往往占不到便宜。

第二次,爸爸又做了兩碗麵條,跟上次是一樣的,兒子這次搶著要那碗沒有雞蛋的麵條,結果吃的面見了碗底,也沒有見到雞蛋,爸爸吃碗面抹抹嘴,告訴兒子,想佔便宜的人,可能要吃大虧。

第三次,還是同樣的面,這次兒子猶豫了,他讓爸爸先選,爸爸也不客氣,端起那碗有雞蛋的麵條吃起來,兒子選擇了那碗沒有雞蛋的麵條,默默吃完以後,發現他那碗也有雞蛋,爸爸意味深長地跟他說,不想佔便宜的人,生活不會讓你吃虧。

不佔便宜,是孩子一生的教養和修養,對孩子的人生簡直太重要了
火車上一個小朋友看到女兒在吃糖,就默默地湊過來,我看她很可愛,就從包里拿出兩塊糖給她,可是她猶豫了一會,搖搖頭拒絕了,媽媽說,不讓我吃別人的東西。最後我堅持,她媽媽也同意的情況下,她就只拿了一塊糖,然後跟我甜甜地說,謝謝阿姨,我高興極了,從沒見過這麼好修養的孩子,不貪心,不佔便宜,還特別有禮貌。

一個不愛佔便宜的孩子,首先沒有算計別人的心
他內心是純凈的,他從沒有想過通過佔便宜的方式來讓自己不勞而獲,所以他的生活和學習會更加踏實,不佔便宜的孩子,也更注重自身的努力,他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因為他知道通過佔便宜,是長久不了的,佔便宜只能讓自己獲得短暫的利益,這其實是在浪費人生。


爸爸用一碗麵的方式讓兒子明白,想著佔便宜的人,是占不到便宜的,因為別人也不傻,凡事總是想著佔便宜,結果往往會吃大虧。記得看一個電視劇,一個人被人騙去打麻將,第一次讓她贏了一萬多,她很高興,可是接下來的時間就是輸輸輸,最後她把積蓄都輸光,還挪用了公款,凡事想著佔便宜,心態就發生了變化,失去了平常心,吃苦也不遠了。

爸爸的第三碗面在告訴兒子,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,只要是腳踏實地,不去計較那麼多,最後總會獲得自己想要的,因為生活不會虧待努力的人。

努力到一定程度,收穫也就來了,這三碗面,其實是一碗面,變的只是不同的選擇罷了,這就像是三種人,前兩種人總是想著佔便宜,但最後吃了虧,最後一種是努力的人,不去計較得失,反而能夠更有收穫。

爸爸也是在告訴兒子,做人其實有三種選擇,你想要哪一種呢?
我想通過這麼一課,兒子的心態會大變,看問題的角度會變,修養和教養也會跟著產生變化,而最終,當兒子長大想起這一碗面的道理,他會感謝父親的。

愛佔便宜的人,身邊的朋友會越來越少,因為處處總想自己沾光,愚弄別人的善意,破壞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感,所以籠絡不住人心,終究也成不了大事,他只想著眼前,眼界和境界達不到,也很容易失去很多機會。

如果一個男孩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,長大也只能是庸人一個,而父母,是孩子的一面鏡子,父母的高度,也決定了孩子的高度,所以一碗面的道理,勝過了千言萬語,而更多人,人生路上就少了這麼一課。

{DM_AfterContent}
Reference:
  • TAG:
{DM_BeforeComment}

推薦文章